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11日
乡愁铺就寻根路
——华人华侨天门寻根探源侧记
文章字数:1196
  ●本报记者 付磊磊 谢红艳 杨蜜 见习记者 钟小卉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0日,应邀参加第十七届“华创会”的华侨华人相约茶圣故里、内陆侨都,走访天门历史人文景观,寻根探源,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下午3时,华侨华人嘉宾代表分成两批,在市领导廖鸿韬、吴庆华、徐荣、史玉雄、方馥香、吴宇慧、刘春霞、徐耀武等的陪同下,参观胡家花园、城市规划馆、陆羽故园等地,感受天门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今非昔比的城市魅力。
  在陆羽故园,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张楚宁不停地用手机拍照。“我要把这些照片带回去,让孩子们看看他爷爷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张楚宁父亲祖籍天门,20世纪30年代移居马来西亚,这是他第二次来天门。
  在城市规划馆,马来西亚华侨董钱卿认真的听着讲解员介绍,75岁的他是第二代华侨,虽然出生成长在国外,但几乎每5年就会回来一次。得到会议邀请后,他特意准备了一下,提前3天回到天门,到卢市老家去看了看。他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以前回乡还要坐渡船,如今建起了大桥,水泥路一直通到了村里,非常方便。
  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张绍军和80岁的母亲一起回到了天门。这是张绍军第一次来天门,他说,以前都是从母亲口中听到家乡的一些事,如今回来了,感觉特别亲切,家乡的城市发展和环境绿化都做得非常不错,是一个很宜居的城市。
  “以前的老屋变成了高楼大厦,东湖、西湖全都变了样……”时隔17年,马来西亚湖北同乡会副会长田明洋再次回到天门,感受异常深切。
  在陆羽故园,72岁的陈腊宝和老伴有说有笑,话语中带着浓浓的天门口音。陈腊宝是新加坡第二代华侨,父亲是小板镇方寺村人。据他介绍,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家乡经常闹水灾,父亲不得不背井离乡,靠镶牙在外闯出了一条路子。虽然在新加坡长大,但受父母影响,陈腊宝多次回乡探亲,看一看父亲成长的地方。“这里是我们的根。”他说。
  这次回来,陈腊宝不仅带着老伴,还带着儿子和女儿,他说,儿女出生后,一直在新加坡长大,我也想让他们看看父辈走出去的地方。
  82岁的张清宁坐着轮椅,在志愿者的帮扶下一路参观,乐此不疲。尽管已经行动不便,但也阻挡不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张清宁是马来西亚人,老家是横林镇张家大湾,以前多次回乡探亲。张清宁操着一口纯正的天门方言,他说,最近几年,一直想回来看一看,走一走,只是身体不方便,如今,在儿女的促成和帮助下,终于圆了回乡梦,希望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
  “现在的天门,变化太大了。”一路走来,这是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们为家乡的变化骄傲、自豪。
  来自马来西亚的胡志国是马中总商会会员,他说,天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有着很大发展空间,以后要多加强沟通,开展交流合作。中华文经农创发展交流协会副理事长蔡用璋说,天门是一个水乡园林城市,生态环境很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且针对工业企业落户、建设、投产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回去后将大力推介天门,加强台湾与天门两地的交流合作,互惠共赢。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