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0日
乡音·乡恋·乡情——天门首届华侨大会征文作品选登(五)
将行回眸,一往情深
◇蔡英杰
文章字数:1292
  今年9月,我将踏上征程,离开这片养育了我17年的土地,去往另一个陌生的城市,继续我的求学生涯。成长让我不再像年幼时那般依恋故土,而是渐渐流变成离别时的眷恋和别离后的怀恋。我想即使我远离故土,我也会用另一种方式将它安置在心中。
  远行必备的两件“行李”:一件是故乡,一件是童年。
  故乡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我带不走故乡,便把它镌刻在乡音上。乡音是家乡的旋律,怀揣着乡音,我便敢于去流浪。乡音宛若一条无远弗届的愁丝,一端牵着游子,另一端连着故乡。怀抱着乡音,我便不再惧怕迷失在这世界里。纵使时过境迁有一天我如烂柯人一般重回故土,一句家乡话,便能消除你与家乡的一切隔阂,乡音至少证明你曾存在于这片土地,你也还是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曾一年仲夏,我趁着假期去到父母工作的城市。周围陌生的一切让我心生恐惧,几近窒息。我不得不隐藏自我,努力用蹩脚的普通话去同别人交流。我多想坦露豪迈本色,却是担心别人听不懂家乡话的尴尬,我只好独自承受这份落寞。也就在那时,我明悟了“他乡遇故知”为什么能成为古时四美之一。坐在驶往家乡的动车上,我庆幸自己终于离开了这座无法与我亲密的城市。尽管两地的发展程度有殊,但我还是更喜爱我的家乡。下车后踏出车站的那一刻,我的耳畔瞬间被各种声音充斥,小贩的吆喝叫卖,行人的欢语笑言,司机的高声揽客。这些声音各不相同,但却又有着相同的地方——同样是乡音,同样是方言,同样是家乡的味道。脑海中回荡着这些声音,只觉着受到了故乡的迎接,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欢迎回来,孩子。”倏地发现,乡音是如此的亲切、动人,成为记忆中一段段令人无法忘怀的音频。如今我将乡音安放,融入生命,融入灵魂,叫它陪伴我去领略未完的人生。
  远行的另一件“行李”是童年,是家乡的童年。我的童年,身影存在于家乡的每一个角落。和煦春光下铺卧在晒场上玩耍游戏的是我,盛夏烈日里伫立在水塘边树荫下垂钓的人是我,秋风卷叶时田野阡陌上奔跑欢笑的是我,隆冬素雪银装上撒欢打滚的也是我。记忆中家乡童年的画面,模糊而且破碎,但那每一个画面的瞬间,都成为了我生命中的永恒。这心中的点滴画面,也就成了家乡的缩影。
  记忆里童年很多,都在奶奶的故事里。奶奶的“讲堂”总在盛夏屋外那张乘凉的凉床上,蒲扇轻摇,娓娓道来。奶奶的故事令我收获很多,家乡的历史面貌、祖辈的奋斗力量还有为人处世准则等等。不得不说,我的童年乃至人生,都在奶奶的故事里收益良多。童年还有家乡的美食,最喜欢吃的是奶奶做的粉蒸肉和排骨冬瓜汤,不过最令人无法忘却的还是奶奶的糖腌西红柿。夏日里每天中午奶奶都会为我和姐姐备着一碗。每次午睡过后,我和姐姐都会立马奔向厨房,你一口我一口抢得不亦乐乎。童年的回忆还有家乡的油菜花田,一群小孩儿在没过他们头顶的油菜花海里穿梭、嬉戏。这每一帧难忘的画面都存在于曾经家乡的童年,也存在于我的心间。我也将它安放,准备和它一起迎接未来。
  准备好行囊,我也即将远行。背包里的乡音和家乡童年的画面也是家乡的旋律和缩影,它们共同在我心间筑起一个小小的属于我的家乡。心中有家,便身在何处都不会孤单。我似乎看到,在大学里,我得意地向同学们介绍,我的家乡有一个骄傲高贵的名字———天门。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