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3日
生态农业富移民
文章字数:1003
  ●本报记者 谢红艳 通讯员 吴俊
  10日,在天门高新园白茅湖代湾大队,迎着栀子花香,经过一个个花卉苗木大棚,恍如置身“花园”,移民安置区生态农业示范片里,花卉苗木长势葳蕤,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成群的鸡正在啄食。
  “现在我每天可以捡拾近700个鸡蛋。这些鸡蛋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北京、上海等地,供不应求。”陈清春一边捡拾鸡蛋,一边告诉记者。
  2010年,陈清春由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至我市。搬迁至我市后,他同全村近300名移民一样对农业种植束手无策。为了帮助移民致富,市移民局同白茅湖一道广泛征求移民意见,结合国家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经过多方考察后,于2012年引导代湾大队移民安置点兴建了蔬菜大棚25个,当年的大棚黄瓜喜获丰收。同时,市移民局同白茅湖干部带着移民一次次往返当地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联系销售,使代湾大队移民当年建棚当年受益。
  立足移民安置区实际,市移民局按照一村一品、一地一特色的规划,打造了白茅湖移民安置区生态农业示范片,发展苗木花卉、生态农业、休闲垂钓项目。
  围绕增加移民收入目标,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土地连片断流转,引进湖北鼎信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格林花卉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为依托,着力打造市内最大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吸纳移民到基地务工,解决就业问题。
  今年46岁的移民张丽常年在格林花卉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务工,她告诉记者:“在合作社务工,年收入有1.5万元左右,钱也赚了,家也照顾了。”据统计,该公司务工需求高峰期有时达到40多人,每年,该公司向务工移民发放工资约50万元。
  代湾大队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代丙华表示:“如今户户会种大棚蔬菜、苗木、养鸡,要不是市移民局多次组织农技专家到现场指导技术,我们不会这么快就掌握一技之长……”
  近年来,市移民局对接移民需求、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需求,开展“点菜式”、“体验式”“订单式”“定点式”和“合作式”培训,让每户移民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促进移民转产就业、增收致富。
  如今,白茅湖移民安置区生态农业示范片成了移民增收的“摇钱树”,移民依托大棚花卉苗木生产、大棚蔬菜种植在家门口创业。目前,该示范片共有花卉苗木繁育生产基地500亩,大棚50个。以陈昌均为代表的7户大棚花卉苗木生产专业户,依托该合作社的技术和市场信息,从事大棚花卉苗木生产,培育苗木90多万株,去年户平获纯利2至3万元;陈艮昌发展大棚蔬菜,成为该村大棚蔬菜专业户,建有7个蔬菜大棚,在城区友好集贸市场有了蔬菜销售专柜,每年收入可观。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