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2日
盯紧新需求创造新供给
———探秘天丰惠农的产品经
文章字数:1566
  ●本报记者 吴军 通讯员 周波明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蒋湖农场的天丰惠农发展有限公司,琳琅满目的产品,数不胜数的奖牌,络绎不绝的客户,让人眼花缭乱。
  从单一的冬瓜馅料到20多种口味的果蔬馅料,从普通杂粮到营养搭配粥,从简单的蔬菜收储到“天丰佳蔬”牌品牌蔬菜,从跑市场到线上商城……短短几年间,天丰惠农用创新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
  天丰惠农究竟有怎样的产品经,才能打造出越来越多的、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
  品质升级抢占市场
  2010年,天丰惠农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了,引进自动化生产线一条,主要从事冬瓜馅料加工生产。
  冬瓜蓉是月饼的主要配料,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销售极为火爆,竞争也极为激烈。
  市场竞争加剧,让天丰惠农不得不在产品与品质上寻求突破点。
  冬瓜蓉提取过程包括削皮、去瓤、提取纤维、脱水、炒制、成品。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公司负责人田锋发现,当时市场中的瓜蓉成品,普遍存在着有少量冬瓜籽、非人为造成的异物等,影响冬瓜蓉的质量。
  田锋决定:在馅料炒制好进入全自动包装机之前,增加一项挑渣程序,安排6名工人对成品再次挑拣,确保冬瓜蓉的品质。
  “仅此一项,公司每月增加成本2万元。”田锋说。
  而生产果味馅料,则缘于一位香港客户的需求,希望有企业在原有馅料的基础上,增加果丁、果味,生产出不同口味的产品。
  天丰惠农捕捉到这一信息后,迅速与这位香港客户联系、沟通,组织技术人员研发,调整配方,并将新产品不断发送给客户品评。经过近1个月的研发制作,终于做出了让客户满意的产品。
  这位香港客户当即与天丰惠农签订销售订单800件,并成为其稳定客户之一。
  “如今,已经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以客户为中心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战略。”田锋说,尤其是在供过于求的现状下,企业必须调整思维模式,真正了解“供”和“求”的关系,掌握进击市场的主动权。
  目前,公司拥有专门针对高中端客户的冬瓜蓉制成品20多种口味,年生产冬瓜蓉2000余吨。
  订单农业扶持农户
  24公斤冬瓜出产1公斤冬瓜蓉,天丰惠农每年所需冬瓜原料24000余吨。
  为了保证原料优质,在品质、特色上形成竞争力,天丰惠农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周边地区大力发展冬瓜产业。
  但农户却存在担忧:大规模种植,一旦冬瓜丰收,难免会出现价格低贱的现象。
  针对他们的顾虑,天丰惠农投资建立了3000多立方米的低温库,长年进行冬瓜收储,避免了冬瓜销售期短的问题。
  冬瓜不愁卖,而且卖的价格高——天丰惠农与农户签订合同,承诺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
  同时,天丰惠农还从源头抓起,帮助农民按标准种植,统一提供种子、肥料,定期开办培训班,组织农户进行科技培训,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目前,天丰惠农冬瓜种植基地已发展到3000余亩。
  优质的原料,让天丰惠农打造出优质的产品。天丰惠农牌果蔬馅料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在历年举行的四川糖酒博览会上,产品供不应求。
  量身定制产品提升消费者体验
  蒋湖农场分布着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具备打造富硒产品的条件。
  经过一番考察,2015年底,田锋将目光瞄准了富硒农产品的开发。
  天丰惠农将本地生产的红豆、黑豆、黑花生、小米等杂粮报送省权威机构进行认证,根据认证结果大力推广富硒杂粮种植。
  在产品研发阶段,他们采取消费者参与的方式进行产品开发:
  如一款普通的营养搭配粥,是针对什么人群——年青人还是老年人;产品时节——冬季还是夏季;产品功效——是祛湿、美白还是生发等;产品任务——它是用来送礼还是即食;产品份量——是1人餐还是2人餐还是多人餐?
  消费者无论是在天猫、微信商城、还是线下购买产品,只要客户有需求,都可以进行量身定制。
  在产品包装设计上,天丰惠农也是独具匠心,采用体现农垦精神、原生态的绿色食品、符合消费者心理的健康食品的包装。
  从2015年到目前,天丰惠农线上线下共销售各类富硒杂粮产品100余万元。“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相信富硒产品的潜力巨大。”田锋踌躇满志。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