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1日
杨小华:双岗履职写忠诚
●本报记者 吴军
文章字数:1958
  他是天门医坛神经内科的领军人物,以妙手仁心治愈了无数病魔缠身的患者;他又是市人大代表,尽职尽责为天门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他,就是市一医神经内科2区主任、主任医师,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专家,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小华。
  精湛医术,缘于一种使命担当
  1986年8月,从湖北医学院毕业后,杨小华回到家乡,分配到市一医内科工作。在一张张被病魔折磨而痛苦的脸庞面前,在一双双渴望生命阳光照耀的泪眼面前,他默默发誓:一定要做一名守望生命、护佑健康的好医生。
  于是,在充满艰辛和挑战的行医路上,杨小华开始了自己执着的跋涉,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他先后成功地开展了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限性肌肉痉挛、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等13项新业务,一次又一次地填补了我市医疗领域的空白,推动了我市神经内科诊疗水平的快速提高。从医31年,他开展临床科研项目17项,其中被原卫生部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授予微创技术推广应用二等奖1项,被鉴定为湖北省科技成果2项;被市政府分别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尽管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杨小华并不满足。他始终把学习和创新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首要条件揉进了生命的每一个节点,锲而不舍地在行医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他常说,“学习力是最持久的竞争力,唯有学习才能超越自我,唯有创新才能成就未来!”
  2014年7月,49岁的杨小华主动向院领导请缨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进修脑血管病介入诊疗。
  在中南医院3个月的时间里,杨小华不分白天黑夜地在病房和手术室里学习、观摩、操作、感悟,终于掌握了脑血管造影的核心技术和介入治疗的基本操作。回院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工作之中,把市一医脑血管造影的数量和质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开拓性地在我市开展了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
  仅去年1年,他和他的同事们就开展脑血管造影术245例,开展了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46例,使天门一医脑血管病的诊疗水平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医者仁心,缘于一种大爱情怀
  用心服务,用情呵护是杨小华的服务理念。
  杨小华除了每周五上专家门诊外,其他时间都在病房工作。可是每天寻到病房找杨小华看病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同事们戏称他是“病房门诊两头忙,一年上头搞‘双抢’”。
  对待每一个前来就诊的病人,杨小华都是那样真诚、热情,不厌其烦,有时为了检查患者的下肢及足部,他常常蹲下身去卷起病人的裤脚,甚至帮他们脱下鞋袜,令病人常常感动不已。
  从医31年,他始终怀揣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用甘于奉献的精神、大爱无疆的情怀,点燃了一盏盏生命之灯。
  2009年2月26日上午,43岁的万立志因脑出血住进了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当天下午,万立志病情急剧恶化,神志由浅昏迷陷入中昏迷,随后又出现了呼吸衰竭,此刻要挽救患者生命,急诊手术还有一线微弱的希望。可教科书规定,呼吸衰竭是手术禁忌。若循规蹈矩,一条生命必将随风凋零;若选择手术,无疑会面对巨大风险!
  对生命的怜悯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让杨小华最终冒险选择了手术,他采用自己改良的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对患者展开手术,经过精确定位,用一根外径只有3毫米的特种穿刺针,准确命中穿刺靶点,暗红色的血液从患者颅内喷射而出,手术圆满成功!
  第二天,万立志自主呼吸就恢复正常,并在杨小华的精心治疗下病情日渐好转。两个多月后,万立志迈着稳健的步履出院了。临行前,他的妻子含着热泪,激动地对杨小华说:“谢谢!谢谢!您不仅救了我老公,也救了我们这一家!”
  人大履职,缘于一种社会责任
  德艺双馨的杨小华先后当选为市七届、市八届人大代表,从当选的第一天起,杨小华就告诫自己,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从此,他的肩上就多了一份关注社会的担子,他的心头就多了一份关注民生的牵挂。
  关心时事,关心政治,是一个人大代表的基本觉悟和素养。即便平时工作再忙再累,他总会挤出时间学习时事政治,学习法律法规,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努力提高履职水平。对人大组织的各种调研,杨小华总是积极参与;对人大召开的各类会议,他从不缺席;在审议各类工作报告时,他总是踊跃发言,尽一个人大代表的应尽职责。
  六年来,他牢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嘱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把探究的触角伸向现实的各个方面,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撰写了人大建议11篇,其中《关于禁止在竟陵城区燃放孔明灯的建议》、《关于遏制农村无序建房,保护基本农田的建议》、《建议向东湖、西湖投放鱼苗以改善水生态环境》、《我市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亟待实施》等建议,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并被认真采纳落实,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无论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还是在人大履职的平台上,杨小华表示,他不会懈怠,不会歇脚,他会将既往的成绩当成跨越后的再出发。努力,他会永远在路上。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