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5日
家乡的豌豆巴果
文章字数:1271
  ◇前方
  “豌豆巴果,哥哥烧火。”当家乡原野上空飘来这一声声悠扬婉转的鸟语时,便是豌豆巴果雀子向人们报信:豌豆巴果熟了。我们小伙伴们更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家乡人习惯叫它豌豆巴果雀子,哪怕尔后知晓它叫杜鹃鸟,或布谷鸟。它的叫声游子把它译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思乡情怀;农人把它读为“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农事物语。而我们小伙伴们则偏执地认为,它的叫声就是“豌豆巴果,哥哥烧火”,它就是我们心目中可爱的豌豆巴果雀子,小伙伴们更乐意亲切地叫它豌豆巴果雀子。
  豌豆巴果雀子一召唤,我们小伙伴们便一呼而应,紧急出动,豌豆田里便成了我们的主战场,豌豆巴果便成了我们的总攻目标。
  豌豆,就是蚕豆,家乡人土话叫豌豆巴果。豌豆的茎叶没有稻禾的利齿和麦子的锋芒,它的茎方棱空心柔软,叶子光滑柔润,我们手脚并用,匍匐穿行,没有任何障碍,茎叶从脸、手臂、腿脚上轻轻软软地拂过,豆禾和泥土散发的清新气息,沁人心脾,惬意极了。豌豆物子(豌豆苗)中下部成熟了,确切地说是半成熟,豌豆物子顶部叶尖上还开着淡紫色的小星星似的花,眨巴眨巴,像主人家窥探的眼睛。我们顾不了这些,找准豌豆物子稠密豌豆巴果密集丰硕处,盘踞“据点”,以此为中心扩张,将周围豌豆物子中下部成熟适中的“猎物”逐一“搜刮”殆尽。
  豌豆巴果,鼓鼓胀胀,呈齿状梯形排列,一撩一刷就是一大把,豆荚松软鼓胀,极易掰开,小伙伴们常常进行吃豌豆巴果比赛,看谁吃得又多又干净。豌豆巴果,米粒清香细腻,爽口润滑,易嚼碎吞咽,一不小心就溜进喉了。最便捷的吃法,两只手捏住豌豆巴果两头从中拦腰掰断,两手左右开弓送往嘴边一捏挤,豌豆米就溜“进宫”了,三巴两搭,就打进“大牢”了。
  俗话说:只准肚饱,不许怀揣。这一般指客人在主人家做客就餐的原则。我们是不速之客,可管不了那些,既求吃得快活尽兴,胀得饱饱的,又大包小兜揣得鼓鼓囊囊的,小伙伴们中饱私囊,主人家却遭了殃,这些战利品,便成了我们平时的“歪餐”和零食。
  豌豆巴果好吃,水津津的,香润润的,但物极必反,多了吃得口舌都麻了,满嘴连呼吸都是豌豆的清气味儿,吃过量了还会膨气、腹泻甚至中毒。
  我们的童年、少年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年月缺吃少喝,小伙伴们为了解饥馋,饥不择食,就连地里的红苕、青涩的瓜、树上的毛桃、青枣、桑葚、园里的玉米秸秆也在劫难逃,未能幸免。即使主人家逮了个正着,看到孩子们可怜巴巴的样子,也只是无奈地吓唬吓唬,随便教训教训,以至于小伙伴们一如既往。不过,小伙伴们也不是一味的“肆无忌惮”,时有良心发现,往往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硬实的豌豆叫干豌豆,晒干可以磨面制成淀粉、凉粉及粉条,还可以炒成盐豌豆,摆上餐桌,甚至招待客人,我们家乡就有这样几句民谣“张港的人(泛指天西一带),礼行大。盐豌豆,酸咸菜。鸡蛋粑,腌黄瓜。火烧粑,沏米茶。你郎吃,你郎哈(吃菜)”,其中首当提到盐豌豆。更值得高兴和玩味的是豌豆泡淘晾干后砂锅炒爆,成了春上小伙伴们同样喜好的炒米坛中和荷包里的年货——泡豌豆了。
  又到吃豌豆巴果的时节,每每夹着一粒粒清清甜甜的豆子放入嘴巴时,儿时的一幕幕也就不觉涌上心头。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