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06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泥鳅大王”探新路
文章字数:861
●本报记者 邓慧遐 吴一篇 刘银斌
微风吹拂波光粼粼,蛙声鸟鸣水声潺潺。4月1日,市四海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温棚中挖土施工。
在一个已完成施工的温棚里,一口口长方形水泥池子映入眼帘,每个池子深约1.5米,池子底部铺设了纳米增氧管。
合作社负责人董德孝被业内人士称为“泥鳅大王”。他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正在进行工厂化内循环鱼菜藕合生态立体种植养殖设施的建设。这种模式就是将每口长方形池子设计为下部养泥鳅,上部种水培蔬菜,通过鱼、菜共生的水产繁育方式,进行综合性种植养殖。
“从生活中得到启示,觉得这种新型模式还不错,经过去年的摸索和试验,模式已基本成功,今年准备将这种模式大规模推出。”说起工厂化内循环水鱼菜藕合生态立体种植养殖模式,董德孝信心十足。
鱼菜藕合生态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和常规的泥鳅养殖模式相比,有什么好处?
董德孝介绍,新模式下,养殖温棚里新增了水体沉淀、过滤、循环系统,纳米增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和智能补光系统等系统,便于高密度泥鳅养殖,可以减少病害、进一步净化水质,减少污染,增加产出等。
“水体上部种水培蔬菜,下部养泥鳅,泥鳅分泌物可用作蔬菜肥料,蔬菜可以给泥鳅供氧,蔬菜和泥鳅互惠共生,不用肥、不用药,更生态更环保。”董德孝说。
据介绍,常规泥鳅养殖,一般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上市销售,而通过这种工厂化内循环鱼菜藕合生态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只需80天左右时间便可上市销售。
合作社基地6个养殖温棚,目前已完工两个。
“常规养殖模式下,每330立方米水体可产泥鳅约2.5万公斤,而新的养殖模式下,可以产泥鳅约5万公斤,能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董德孝说。
如今,合作社主攻泥鳅繁育,逐步形成了以湖北四海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农户为网络,以高校为技术支撑,以稻鳅共生为主的生态种植养殖模式,每年为农户提供泥鳅苗50余亿尾,向市场销售富硒大米2万吨、泥鳅600余吨,带动了养殖户增收。
“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扩大这种新型模式规模,同时致力于‘稻、鳅、虾、蛙’连作模式的探索,做强做大稻鳅品牌。”董德孝立足实际,把眼光放向远方。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