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7年03月22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背着破烂去买书
◇陶国平
文章字数:1349
一九七五年夏,我读小学五年级,是个十足的小书迷。那时,我已经读完了《黄金洞》、《敌后武工队》、《海岛女民兵》等几十本小说,这些书全都是向同学借的。每当看到别人手里拿着书,我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心想,这本书要是我的,该有多好!
有一天我听同桌说,他在黑流公社供销社看到一本书,叫《闪闪的红星》。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闪闪的红星》连环画册是几年前我接触到的第一本课外读物,潘冬子成长的曲折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桌无意间说的一句话触动了我,我也要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我一定要买下这本书!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书价很便宜,通常只需几毛钱,可就是这几毛钱我也没有啊。向父亲开口是绝对不行的,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都要他操心,他也反对我看闲书。怎么办呢?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忽然看到厨房的墙角放着几块废铁,不由眼前一亮,供销社隔壁就是废品收购站,我可以用卖废品的钱去买书啊。我为自己的想法兴奋不已。于是,我找到一个捡棉花用的布口袋,把那几块废铁片装进去,生怕卖的钱不够,又找了两双破胶鞋,然后又在碗柜抽屉里找到三块牙膏皮放了进去。我把布袋子往肩上一背,一个人悄没声息地出了门。
夏日的午后,天气非常闷热,大人们还在歇晌。担心碰见熟人,我不敢走大路,只能沿着田间小路走。黑流是个小场口,离我们家有七八里地,路程并不算远。可我那时候只有十二岁,背着十来斤重的东西走了不一会,已经汗流浃背了。肩上的袋子变得越来越沉,慢慢下坠。可是一想到很快就能看到向往已久的新书,马上又来了精神。我几乎一路都没有歇息,只是换了几下肩膀,不多长时间就来到了黑流场。
我没有马上去收购站,而是到百货商店卖书的柜台看了一下价格。这本《闪闪的红星》一百五十多页,定价0.32元,我对售货员说了句“给我留着啊”,就背着破烂进了收购站。一位上了年纪的、嗓子有些沙哑的阿姨把我的废品分类验收,最后加起来正好三毛钱。我急得几乎要哭了,向阿姨哀求道:“你能多给我两分钱吗?”阿姨笑了:“这都是有规定的,怎么能多给呢。”我知道阿姨说的有道理,但是不够买书的钱啊!真是两分钱难倒英雄汉。当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阿姨对我说:“你手上的布袋子也能卖钱。”“可是……”我知道破布能卖钱,只是这个袋子还能用,卖了会被大人骂的。犹豫片刻,我把心一横,对阿姨说:“你看这个袋子能值多少钱。”阿姨过完秤,给了我三分钱。
当我把那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闪闪的红星》拿到手时,激动得手有些发抖,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了!我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在路边树荫底下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九三四年,我七岁。”书中第一句话,我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潘冬子在茂源米店当学徒,遭遇胡汉三的盘问,几乎要被认出来时,机智的二师兄正好走了进来,对潘冬子说:“郭震山,你妈来了,在店门外等你。”潘冬子得以化险为夷……这本书结尾潘冬子写给他爹的一封信,后来被编进了初二的语文教材,题目叫《红星闪闪照征途》。
四十二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我依然保留着买书的习惯,几十元、上百元的都不嫌贵。然而,真正用心读过的,又有几本?绝大部分都是随便翻翻,找个理由束之高阁。过去没书读的时候,砸锅卖铁去买书。现在书多了,反倒读的少了。这确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面对布满灰尘的书架,我甚至怀疑,当年那个背着破烂去买书的翩翩少年,他真的是我吗?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