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22日
追寻文学梦甘当拾荒者
●刘炳发
文章字数:847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个青涩少年满怀文学梦走在求学路上。
  六十年以后,一个古稀老人痴情追寻文学梦甘当拾荒者。
  少年,大多喜欢筑梦。读初中的我梦想成为教师型的业余作家,一则我热爱教师这份高尚的职业,二则我从小爱读书,是个小小的文学爱好者。
  六十年代中期上师范后,读的书多了,知识面更宽了,视野更开阔了,写作更是如鱼得水,写的稿件经常在校广播电台播出。毕业后回家乡从教,曾写过小通讯《小小邮包寄深情》登上《荆州报》,后参加县文化馆的创作会,创作过三场花鼓戏《争夺》,在县文艺汇演中获好评。正因如此,我曾被抽调到公社水利建设营部担任政工员五年,办战报,搞创作,尔后回到村小教书。
  再说与拾荒结缘,还是与文学梦有关。那是初中阶段,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人们饿着肚子,为生存而奔波,极少有书可读。但一本《红岩》却风靡全国,我朝思暮想拥有一本。但我是孤儿,靠助学金和伯母的支持读书,无钱买书,我决定拾荒来实现这美好的梦想。于是,那年暑假我头顶烈日,打着赤脚在村里村外到处拾荒。什么破布、牙膏皮、乌龟底板甲鱼壳、鸡毛等都收入囊中,这样苦干了一个多月,终于攒够了买书的钱。于是兴高采烈地徒步到卢市买了一本梦寐以求的《红岩》,书虽然是用粗糙的黄草纸印成,但字迹清晰,特别是封面上一块巨大的红色岩石,巨石上长着一株虬劲的青松,图案精美,书名醒目,让我爱不释手。从此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坚持拾荒,用卖废品的钱买书、买文具,直到外出读书后才中止。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我年纪大了,家务负担更重了,教学之余,耕种责任田养家糊口,但我总忘不了拾荒。放学路上,见到能卖钱的东西总是停下来捡,家里的废品也从不丢弃,积攒起来,一年总要卖几次,用这钱来买书订报。
  后来退休了,人也清闲了,家庭条件有了好转,我的文学梦之火重新点燃。我开始挥笔写新篇,讴歌新时代,描绘农村巨变,书写灿烂人生。拾荒习惯,仍一直坚持。
  虽然我已年过七旬,深知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但我决心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追寻文学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快乐、幸福。
  (作者单位:卢家口中学)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