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军
走进谢端平家庭,犹如踏入书的海洋,书柜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各类书籍琳琅满目,俨然一个小型图书馆。
以书为乐,以书育人,以读书为荣。市地税干部谢端平家庭,以书香为魂,立得好家规、传得好家风、塑造美好家庭,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
满屋书香润心田
谢端平是竟陵办事处居民,在市地税局工作,多次被评为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妻子杨琴俊在市中医院工作。
谢端平出生于皂市农村,自幼酷爱读书。“我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很注重孩子们的教育培养。小时候,他经常教育我和姐姐,外面天地宽,要好好读书,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国家作更大的贡献。”
谢端平清楚地记得,即使当时经济拮据,父亲也舍得花钱给他们买各类书籍。后来,两姐弟以优异成绩分别考上天门卫校、荆州财校,成为当时村子里少有的高材生。“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文化知识的重视。”谢端平感慨地说。
杨琴俊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是当时私塾里的教书先生,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自小就对读书有着特别的情愫。杨琴俊说:“每天不读书,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闲暇之余,一家人或各拥一书静读,或围坐共论一书;谈艺术,谈人生,谈精神感受……在美好的书籍中,收获最馨香的精神食粮。
参加工作20多年来,谢端平、杨琴俊夫妇在各自专业领域发表论文51篇。他们俩还分别获得“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青年思想宣传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天门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天门市十佳护士”、“湖北省优秀护士”等荣誉称号。
教子有方儿自强
“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副对联是谢端平家庭的座右铭。
对于儿子谢梦非,夫妇俩将终身学习、以读书为荣、读书为乐的观念,良好的读书习惯灌输给他。为了给儿子营造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他们俩形成默契,只要孩子在家学习,他们坚决不看电视、不上网、不打麻将,只看书。
杨琴俊还掌握了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从一年级到九年级,每天孩子做作业,我就在旁边看书,他作业做完了,我就帮着检查一遍,一天不断!”
儿子进入四年级后,杨琴俊购买了《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典》,与儿子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从每天一题逐渐增加到每天三题,3年下来,2人一共练习了2000多道竞赛题。
儿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每个学期的考试试卷、发表的文章、获得的奖状……他们都认真仔细地收集整理,装订成册。
“你能陪孩子多少年?教育孩子父母要做表率,只有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谢端平说。
2010年,谢梦非从华师一附中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弘毅班”,成为班里的IT大神。
2012年,谢梦非用了3天时间建立了一个高校“比美”网站,走红全国,《南方都市报》和《人民日报》分别予以全面报道。
2013年3月,谢梦非开发了一款手机软件“武大助手”,填补了国内大学生用手机选课的空白。从大三开始,他注册了公司,一边读书,一边创业,并将“武大助手”拓展到全国高校,开发出“大学助手”,让更多的大学生们享用手机带来的便捷。
乐于助人美名扬
多年来,谢端平、杨琴俊夫妇不仅身体力行引领读书风尚,其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品行也令人称道。
夫妻双方父母年事已高,他们总是悉心赡养,让老人们安享晚年。谢端平年近八十岁的老父亲去年患脑梗阻住院35天,他们认真照料,让老父亲安然度过危险期。杨琴俊的父亲脑溢血瘫痪19个月,他们每天轮流给老人喂饭、洗澡、翻身、按摩。
杨琴俊的大哥外出打工,把出生刚满月的儿子留在老家,夫妻俩又承担起照顾侄儿的责任。18年他们始终“把一碗水端平”,两个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2010年,侄子也考上华师一附中,如今已在上海理工大学就读。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这对夫妇总是尽力多做好事、善事。
哪家有困难,包括疏通下水道、打扫楼道、街道卫生等事情,他总是热情相助;街头遇到迷途老人,他买水给老人喝,拨打110将老人送回家中;高速路上,看到前面客车尾部着火,他冒着生命危险,告知车主,并协助扑火、疏散乘客;下班路上遇到车祸现场,他帮着医护人员把伤员担上120救护车;在扶贫工作和医疗工作中,夫妻俩结识了不少困难户,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每年捐款捐物价值好几千元。
他们表示,“这些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发自内心,悦人悦己,很有意义。”
最美之家庭,就是书香满屋的家,就是家人共爱阅读,同把书香用心贡奉的家。近年来,谢端平家庭先后荣获“平安家庭示范户”、湖北省“书香家庭”、“全民阅读创先争优先进家庭”、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谢端平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在书香中营造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风,出现更多的书香家庭、文明家庭,带动全社会的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