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04日
为了万家灯火更明亮
——市供电公司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追踪
文章字数:1392
  ●本报记者 吴述明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用电量大幅攀升,电网“卡脖子”、“过负荷”等问题成为困扰广大农村居民的痛点。
  必须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2014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聚焦基层电力,发出群众呼声。这些建议是否得到及时办理?农村供电情况有没有改善?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下雨的冬日,走进多宝镇文湖村4组庞文林的家,他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桌子上放着电脑,卧室里还装了一个壁挂空调,厨房内冰箱、电饭煲等一应俱全。
  “现在电压稳了,啥电器都敢放心用。”提到农网改造带来的变化,庞文林的满意溢于言表。
  “以前像这样起风下雨的天气早就停电了,”想起过去没电的日子,他摇摇头,“夏天晚上用电高峰,只能在屋外乘凉,热得睡不好,第二天到田里干活都没精神。”
  “灯泡像烛光,电扇无力晃,电饭煲灯不亮,空调没开张”,这曾是多宝镇电力供需矛盾的真实写照。全镇44个行政村,80%的村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用电难的情况。老百姓迫切盼望电力部门对线路进行改造升级。
  2015年,多宝镇庞瑞典、高丙元等人大代表呼吁“加快对多宝电力的改造升级,增容增量,从根本上破解用电难问题。”
  建议案提出之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供电公司迅速组织专业人员与代表座谈,并深入村组实地调查、踏勘,向上编制申报农网改造项目资金。
  当年,供电公司在多宝投入改造资金2402.06万元,新建及改造台区95个、10KV线路26.3km、0.4KV线路199.82km,多宝农网改造掀开崭新的一页。
  2016年,该公司又增加投资2318.3万元,新建及改造台区136个、10KV线20.74km、0.4KV线路193.44km。多宝镇户均用电容量达到1.8千伏安。
  更换线路,增加变压器,更新配套下户线、电表箱……让广大农村居民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供电人用责任和汗水书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
  庞瑞典高兴地说:“电网改造的成效群众是有切身感受的,电力部门办理人大建议案态度端正、行动积极,我们很满意。”
  改变并不止在多宝,近两年,马湾、横林、胡市、干驿、工业园、麻洋等地人大代表相继提出农村电网改造的建议,市供电公司都按计划进行及时办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用电需求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农村电网基础却相对较为薄弱,2014年底,全市户均容量仅0.97千伏安,低电压台区占台区总数的50%以上,已经对农村居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瓶颈制约。
  为安全、高质、高效完成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任务,市供电公司超前谋划,抢抓机遇,精益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安全、高质、快速推进。
  2015年,共完成六个批次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2.93亿元,新增及改造配变913台,容量11.8万千伏安,新建10千伏线路236.54公里,新建及改造低压线路1849.42公里;治理低电压台区883个,解决低电压用户13万余户,全市户均容量由2014年底的0.97千伏安/户提高到1.2千伏安/户。
  2016年,该公司将配网工程建设与服务城乡经济发展、精准扶贫等工作有机结合,摸实情、办实事、出实效。提前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开展了扶贫村、机井和排涝泵站配套供电项目的规划和储备,全市119个贫困村的328个配套项目已全部落实,2015年建成投产项目131个,2016年正在建设的有108个,2017年有89个项目已储备。
  2016年正在实施的六个批次的项目总投资2.2亿元,新建及改造台区791个,总容量11.8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KV线路172.81公里、0.4KV线路1612公里,全市户均容量由2015年底的1.5千伏安/户提高到1.8千伏安/户。
  “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将基本消除供电卡口问题,极大增强配网供电能力,改造后的农村电网能够满足15至20年的负荷增长需求。”市供电公司网改办主任刘毅说。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