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27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紫千红”总是“春”
文章字数:593
●本报记者 邓慧遐
25日上午,走进地处黄潭镇杨泗潭村的万紫千红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不见深秋的萧瑟,一幅“春意盎然”的优美田园图扑面而来——
百亩种植园里,一个个钢构大棚拔地而起,一座座连栋大棚主体工程基本竣工,部分工作人员正在铺设塑料膜(如图),完善配套设施;林立的水泥柱上,成片的葡萄藤在微风中摇曳;不远处,绿色的火龙果苗攀附着支架向上生长,生机勃勃……3个多月前的一片“泽国”恢复了生机。
“趁着这时候没有下雨,抓紧时间进行田间管理、施工。”基地负责人黄钱松告诉记者。
前两年,黄钱松的一个同学在咸宁试水葡萄采摘园,成绩不俗。这点燃了黄钱松的创业热情,经多方考察,他把起点定在黄潭,和合作伙伴首期投资约百万元,组建起万紫千红葡萄园。今夏的洪涝灾害,让辛辛苦苦的劳动、巨大的投入几乎付之一炬。
“只有火龙果苗趁水退后,抢救了一部分。”一名工作人员说,好在黄钱松不气馁、不放弃,很快振作起精神。
7月28日,水一退,黄钱松立马组织人员清理枯死苗木,移栽抢救出来的部分火龙果苗,抢修灌溉设施等。“在镇委、镇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我们还争取到了40万元的贴息贷款!”黄钱松充满感激。
合作社恢复生产,社员和不少村民也从中受益。繁忙的时候,每天有几十人在这里务工。“合作社发展得好,我们周边农民也跟着沾光!”在田间忙碌的一名吴姓农友说。
“我相信,特色农业、田园休闲、乡村旅游发展的势头会越来越好。”黄钱松信心满满。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