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21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天门籍开国将军忆长征
文章字数:2866
编者按:
天门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天门红色土地走出去被授予共和国将军的有14人,他们中有13人经历过万里长征的考验,是从长征路上走出的将帅。今日起,本报开设“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天门籍开国将军忆长征”专栏,陆续刊发其中一些开国将军的长征回忆录,追忆红色的峥嵘岁月,激励和动员全市上下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干劲和斗志,同心戮力,推进天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敬请关注。
范忠祥将军回忆:
人物小传:1911年7月16日,范忠祥将军出生于天门市杨林办事处聂范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参加革命,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三军、红二军团、红二方面军战士、班长、排长、干事、宣传队队长、独立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团长、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一二O师特务团政委、晋绥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第八军分区第一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交城军分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华北独立第五旅旅长、第七军二十一师师长,为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于1950年任解放军炮兵第四基地司令员(正军职),1955年任北京军区炮兵第一任司令员,1975年改任军区炮兵政治委员,1982年按正兵团职离休。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当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3年3月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开始长征
1935年10月底,我伤愈归队。本来,我要求继续到团里当政委,但贺、任首长考虑到我这次负伤很重,应边工作、边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因而决定任命我担任红二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
到军团政治部报到后,甘泗淇主任亲自找我谈话,并具体交待了工作任务。其中,他特别强调,要我立即带部里同志下去,摸清伤员的数量及驻地的群众情况,尽快拿出一个安置伤员的方案。从甘泗淇主任的交待中,我已预感到部队要有大的行动。
11月上旬,我参加了红六军团在桑植县刘家坪召开的师以上干部会议,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同志分别讲了话,在详细介绍我军面临的严峻形势后,宣布了红二、六军团关于突破敌人“围剿”,撤出湘鄂川黔根据地,实施新的战略转移计划。会后,我根据军团首长的统一部署,带领地方工作部的同志,马上着手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重伤员、重病员以及部队中的老弱妇女儿童做妥善安置。在安置过程中,重伤病员的思想工作难度比较大。这些伤病员,绝大部分是从洪湖苏区走出来的老战士,他们历经战争考验,对部队感情深,因而相当一部分同志要求跟着队伍走。对此,我们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对少数确实可以跟着走的同志,编入休养连。
其次,是对医院、兵工厂等不便于长途行军的人员和单位进行了妥善安排。在此期间,贺龙同志还几次询问我们的工作情况,专门听了一次我的汇报,要求我们一定吸取以往长途远征的经验教训,坚决精简行装,甚至连每个人带的口粮、行李都做了规定。
11月19日晚,红二、六军团告别湘鄂川黔根据地,从刘家坪、桥子垭等地出发,踏上了漫漫长征之路。
临危受命
红二、六军团从湘西出发长征以来,一路上强渡澧水,突破乌江,攻下了芷江、玉屏、石阡、瓮安等县,直抵贵州腹地。尔后,在乌蒙山中与敌人展开回旋战。
1936年3月22日,红二、六军团进抵滇东宣威东北的来宾铺、徐屯一带。为了给创建根据地打开局面,并取得人员和物资的必要补充,总指挥部决定攻占宣威城。23日拂晓,我军先头部队与据守宣威城的国民党刘正富旅在来宾铺一线展开战斗。由于敌鲁道源、龚顺壁两个旅的增援,我军多次攻击未能奏效,遂于当晚撤出战斗。这次战斗我军伤亡较重,红十一团政委黄文榜、红十二团团长钟子廷、红五十团政委段兴寿壮烈牺牲。
来宾铺战斗胜利后,红二六军团继续向南转移。
3月25日夜,部队抵达宝山镇。宿营时,贺龙同志派人把我叫到总指挥部,一见到我,他就关切地问:“忠祥同志,你的伤恢复得怎么样了?”我赶忙回答说:“已经好了。”他听后很高兴,接着交待:我和任政委研究,决定你到红十一团担任政治委员。十一团前一段打得很苦,部队伤亡较大,你去后要尽快做好部队的思想工作,稳定大家的情绪。我当即向贺龙、关向应表示,不管困难多大,一定完成好首长交给的任务。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赶往红十一团。到团部驻地后,张鸿卿团长即与我交谈了有关情况。考虑到有的连队经过连续征战,有的剩下不到30人,我们及时对人员进行了调整,有的连合并,有的给予补充。
3月28日夜,我团随大部队进入盘县、亦资孔地区。在盘县休整的三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党员会议,认真传达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同志的指示,及时总结前一阶段作战的经验教训,有效地稳定了干部战士的情绪,使全团又投入到新的战斗准备中去。
翻越哈巴雪山
1936年4月下旬,我和团长张鸿卿率红十一团随大部队渡过金沙江,开始进入中甸地区。中甸地区位于滇西北,属康藏高原。这里人烟稀少,贫穷落后。当时,虽然摆脱了十几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翻越雪山,通过藏民地区,便成为一场特殊的战斗。
考虑到我团绝大部分同志是南方人,没有过雪山的经验,我们在格罗湾休整时,专门召开了营连干部会议,由我亲自进行动员反复宣讲过雪山的纪律和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在山上绝对不能坐下来休息的道理。同时,要求各连发动大家想办法,做好过雪山时的御寒准备工作。
5月1日清晨,我团紧随红十二团,开始向哈巴雪山进军。临行前,看到红十二团的同志急匆匆地向前走,我还跟十二团团长黄新廷、政委朱辉照同志开玩笑:“黄团长,朱政委,你们别走得太快了,留下雪地上的脚印,我们好跟上。”
哈巴雪山,海拔5300多米,山势陡峭险峻,终年积雪,从金沙江峡谷到雪山顶峰,俨然几层天地。我们从格罗湾开始登山,途中我和团长张鸿卿进行了分工,由他率一营开路,我率团直在中间,并指定二营营长张树芝负责掉队人员的收拢。
开始登山时,大部队走得比较慢,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将近中午时分,我们接近了海拔4200米雪线。这时,大家普遍感到呼吸急促,胸闷难受,寒冷异常。而且越向上爬,风雪越大,大家只好把能御寒的破棉衣、单衣、麻袋片、稻草绳之类的东西统统披上了身,但仍抵挡不住刺骨的寒风,战士们个个冻得瑟瑟发抖,上下牙咯咯打架。为了使每个同志都能安全通过雪山,我和团长下令部队原地休息一会儿,煮些辣椒水喝,把能穿上的衣服都穿上。
部队进入雪地后,想象不到的困难接踵而来,随着高度的上升,山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原来可见的崎岖小道已被白雪覆盖,开路的同志只能手拄木棍一步一步探着走,后面的同志则踩着脚印前进。尽管十分小心,但仍有3名战士掉进雪窝牺牲。
下午4时左右,我们到达了山顶。下山比上山要容易一些,但为防止意外伤亡,我们仍要求部队不要着急,一个人跟着一个人走,同时把团领导的马让出来给重病号骑,不让一个同志掉队。就这样,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翻过了长征路上的第一座大雪山。(摘自2002年6月出版的《范忠祥将军征程集》)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