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30日
企业农户牵手闯难关
文章字数:414
  本报记者 刘银斌
  28日,拖市镇梅河村6组的朱培枝,在元淼农业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栽植包菜,绿油油的包菜,次第铺展开来(如图)。
  元淼农业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电子商务、农业生态观光、冷链物流于一体的企业,拥有农产品交易市场、冷链物流仓库、食品加工生产车间及绿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四个经营实体。
  在今年的洪灾中,元淼公司生产基地农作物受灾严重,甜玉米、黄豆、土豆等作物几乎绝收,公司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元淼公司生产自救、灾后重建用工量较大,都是优先吸纳贫困户打工。”拖市镇有关负责人说。有10多户贫困家庭成员在公司常年务工,属残疾人的就在公司做辅助性工作。往年没有受灾的时候,这些对象在公司工作的年收入平均达到15000元左右,最高可达30000元左右。同时,公司还为社员提供种子、技术和收购一条龙的服务,社员只出农田和劳力,每年能为约200户左右的农村贫困户带来每亩2600元左右的纯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