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29日
另辟蹊径盘大田
文章字数:665
  ●本报记者 付磊磊
  22日中午,多宝镇铜架山新村2组,王传宝站在田间,看着工人将一块块草皮叠放,打包。这批草皮,将运往荆门,用作房产小区绿化。
  王传宝是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2010年迁入我市。去年6月,他以800元每亩流转了380亩耕地,不种菜,却种起了草。
  王传宝种的可不是普通的草,而是专门用作小区绿化和操场绿植的草皮,分为“台湾青”和“百慕大”两个品种。
  “草皮的抗灾能力强,就算在水中浸泡一周到十天,水退后还是会继续生长,同时,种草没有季节性,不管春夏秋冬,随时都可出售,规避了市场风险。”王传宝说。
  谈起种草的初衷,王传宝介绍,在一次饭局上,他听说种植草皮很“来菜”,就萌生了种草皮的想法。
  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他发现湖北种植草皮的人不仅少,而且规模不大,全省所需草皮大多从江苏等地调运。加上国家现在提倡发展足球运动,草皮市场前景广阔,更加坚定了他种植的决心。
  2015年6月,他与同村的4个人合伙,投资100多万元,流转了380亩耕地,开始种植草皮。
  “种草与种菜不同,只需要播种一次就行了。”王传宝扒开一块已经切下的草皮,指着土里白色的小点说,这就是留下的根须,再过三个月,草皮就能长出来。
  谈及投入,王传宝说,播种时,每亩投入近3000元,后期防虫和除杂草开支也较大,380亩地聘请16名劳力帮忙管理,每月开支近3万元。
  前期投入较大,收获也比较可观。“如果管理得好,一亩田每年可收获3季,毛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他说。
  眼下,王传宝的草皮已销售到了潜江、仙桃、荆门等地区,用于城市绿化和学校操场建设,销售额近百万元。
  起初,王传宝种草不被当地村民理解,如今,他却令村民们刮目相看。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