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6年09月22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门农货,也该有颗“网红心”
文章字数:1371
●本报记者高璐
张港的花椰菜、多宝的花生、拖市的马铃薯、九真的荸荠和慈菇、天海龙的有机大米⋯⋯细数我市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数量真不少。
但在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平台上搜索天门产品,只有寥寥数种。
纵观全国农产品电商市场,早已出现三只松鼠、百草味等10亿级的卖家,大枣、苹果、橙子等“爆款级”的农产品不断涌现。
我省蕲春著名的中药材——艾草,去年一年电商销售额突破10亿元。如今,在淘宝网上搜索“艾条”,销售店铺超过5500家。其中,皇冠、蓝钻网店超过120家。
打通销路,塑造品牌,互联网+的春风吹来农业供给侧改革。质优物美、数量众多的天门农货,如何借网走天下?
“别人能做爆款,我们也能做!”湖北威耐尔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借助各种网络媒体开展营销,天门也能打造农产品中的“网红”。
互联网时代,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采访中,不少从业者认为,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走上“网红”之路,关键在品牌营销。
“实际上,天门从来不缺乏顶级的农产品,缺的是顶级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在天门优购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看来,“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走上网销之路,传统模式中,农产品只需通过一级级批发市场进行分销就行了,而网上销售不同,需要很高的可辨识度和信任度,这都需要通过品牌化来实现。”
“我卖的咸蛋,品质不比大品牌差,但价钱却定得比他们要低,为什么?就是因为别人是大品牌,网上都搜得到,高价也有人买,但我的价钱定高了,就难得有人问津了。”“老蛋农”网店店主汪浩说。
“网红”经济时代的产品,人们买的是产品,看中的往往是产品背后的故事。比如褚橙、柳桃、潘苹果,一度成为业界佳话,成为品牌人格化、故事营销等的典型案例。
记者点开一家主打莲藕、慈菇、菱角的天门网店,虽然产品不多,但店主却用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讲述他所在村的村民们如何在洪水来临之际,互帮互助抢收作物的感人故事,然后在故事中推介当地无公害的农产品。
“未来属于会讲故事的品牌。”张文认为,农产品的故事性强,几乎每种农产品都有独特的地理条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同样孕育一方特色农产品,地理条件、人文背景、城市文化、产品知识、历史典故等都可以把农产品包装得独一无二。
体验性也很重要,受食品安全负面消息的影响,国内消费者对入口的东西的购买都比较谨慎,通过体验可以打消他们的顾虑。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市内一些电商创业者在这方面都有一些探索。比如,江俊伟在网上直播西红柿生长过程,就是希望自己的“绿色产品”被更多人接受。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去作物生长现场,除了拍照片,重要的是到现场把关,确保产品优质,这样网店才能有回头客。”江俊伟告诉记者。
据市农业部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绿色食品32个、无公害农产品36个、有机食品2个。义河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张港花椰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庄品健集团的“庄品健”大米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如何让这些本地“尖板眼”触网入云端?
市商务局负责人认为,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我市农产品网络可售化建设。依托行政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市场,开展农产品摸底调查,建立农产品目录体系,创建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等品牌工作,提高本地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公信力,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条件。
打造天门农产品中的“网红”,任重而道远。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